一只小蜈蚣心情不好
他爸爸问:你怎么了?
小蜈蚣说:我说了怕你受不了。。
爸爸:你说吧,我受得了。
小蜈蚣于是摆动着他那100多条腿说:六一了我想买耐克鞋!。。。
爸爸:□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位吸毒的囚犯,被關在牢獄裏面,他的牢房卻只有一兩坪大,空間非常的狹小,住在裏面很是拘束,不自在又不能活動。他的內心充滿者憤慨與不平,備受委曲和難過,認為住在這麼一間小囚牢裏面,簡直是人間煉獄,每天就這麼怨天尤人,不停的抱怨著。

有一天,這個小牢房裏面突然飛進一隻蒼蠅,嗡嗡叫個不停,到處亂飛亂撞。心想:我已經夠煩了,又加上這只討厭的傢伙,實在氣死人了,我一定非捉到你不可!他小心翼翼的捕捉,無奈蒼蠅比他更機靈,每當快要捉到它時,它就輕盈的飛走了。蒼蠅飛到東邊,他就向東邊一撲;蒼蠅飛到西邊,他又往西邊一撲,捉了很久,還是無法捉到它,這才慨歎的說,原來我的小囚房不小啊!居然連一隻蒼蠅都捉不到,可見蠻大的嘛!此時他悟出一個道理,原來‘心中有事世間小,心中無事一床寬’。

所以說,心外世界的大小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。一個胸襟寬闊的人,縱然住在一個小小的囚房裏,亦能轉境,把小囚房變成三千大千世界;如果一個心量狹小、不滿現實的人,即使住在摩天大樓裏,也會感到事事不能稱心如意。所以我們每一個人,不要常常計較環境的好與壞,要注重內心的力量與寬容,所以內心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。

正如無門禪師所說:‘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;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’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,只要我們的內心不為外境所動,則一切榮辱、是非、得失都不能左右我們,牢獄雖小,心裏的世界是無限寬廣的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人生譬喻 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古代僧尼死後落葬,極大多數都火化後葬進塔墓,可是也有例外的情況,唐朝丹陽三味王寺法潤的死後露屍,佈施餵養蟲獸,就是一個例子。

  我國佛門,一向有“六波羅密”的說法。“六波羅密”裏“檀波羅蜜”,俗稱佈施。什麼叫佈施呢?《大乘義章》第十二卷說:“以已財事分佈與他,名之為‘布’;惙已惠人,目之為‘施’。”這就是說,佈施是一種把財物、休力和智慧,施給別人,為別人造福智,從而為自己積累功德,以達解脫的一種修方法。

  無論大乘佛教,還是小乘佛教,都把佈施看成為量種修行的重要功德。小乘佈施的目的,在於破除個人的吝嗇和貪心,認為這樣可以免除來世的貧窮,這在《翻譯名義集》裏找得到相應的依據;“若內有信心,外有福田,有財物,三事和合,心生舍法,能破慳貪,是為檀那。”又說:“此人行施,越貧窮海。”大乘佈施的目的,在於以大慈大悲的心,普渡眾生,所以《六度集經》第一章說:“佈施度無極者,厥則雲何?慈育人物,悲湣群邪,喜賢成度,擠護眾生,跨天逾地,潤弘河海。”可見大乘佈施的物件,不僅限於人類,並且遍及海、陸、空一切生靈。

  此番,法潤死後把身體佈施餵養鳥獸爬蟲,就是一種走到生命盡頭的最後佈施。法潤這種把自己的愛心,由人類遍及到自然界的做法,在當時來說,很是難能可貴。

  法潤,俗姓陳,丹陽人。從小開始,她就對佛法,傾注了很大的興趣。長大後矢志出家,削髮為尼,住在當地的三昧王裏,進行修習。

  在漫長的修持生涯中,法潤屏除雜緣,省減交際,一心把自己的有限精力,集中到以禪慧的領悟上來。禪慧之外,法潤每天還有一件必修的功課,就是從頭到底,念誦《妙法蓮華經》。這樣幾年下來,把個《妙法華經》背得滾瓜爛熟,無人能及。

  平時,法潤在生活上極其艱苦,把省下來的財物統統毫下吝惜地佈施給窮人。一次,一個農家姑娘來寺拜佛,法潤看她衣裳破舊,臉上失掉了少女本該有的那種天然歡快,立時動了惻隱之心,即便翻開箱子,毫不猶豫地把人家剛施給她的一塊做法衣用的布料,撿出來施捨給她。

  姑娘看到法潤身上穿的那件法衣,到處破得打滿補丁,哪里肯受?說道:“師父慈悲,你自己身上的法衣,破成這副樣子,我又怎好接受你的施捨?”

  法潤牽過她的手,關切地說:“你們姑娘家,正是愛美的時候,看你身上的那件破衣,再看你的愁雲密佈的臉,哪還像個天真少女的模樣?來,這塊布你先拿著,我再給你弄點吃的。”

  法潤惦量那姑娘,一定家裏窮得連鍋也揭不開,哪有錢去買布做衣。想到這裏,又去廚下拿來好幾隻饅頭,送給姑娘。

  那姑娘接過饅頭,眼淚汪汪,深深向法潤拜了三拜。法潤見她不肯要布,又把布用紙包好,死活塞進她的手裏。

  後來法潤聽說,那姑娘就住在前村,家裏父親早死,守著一個老娘,苦度光陰。

  幾年以後,姑娘母親亡故,姑娘來到庵裏,拜法潤為師,披剃出家,並且親手用法潤幾年前送她的那塊布料,縫成法衣。

  法潤自奉儉約,慷慨佈施的懿行,深深地打動了她的同輩尼,以及她的弟子們。由此,三昧王寺的名聲,響徹周近一帶。

  後來,樂善好施的法潤,一直活到七十四歲。臨終之時,法潤艱難地吩咐弟子們道:“我死之後,你們可把我的屍體,放到江邊荒野,佈施給天上的飛禽和地上的各種小生命。我的生命之火到此行將熄滅,再也不能有所作為了,這是我最後一次向自然界各種可愛的生命施給愛心,請你們一切照辦。”

  弟子們聽法潤如此博愛,直到生命的盡頭,還念念不忘作最後的身體佈施,個個都感動得飲泣流淚。

  “人死人生,本屬尋常,各位且止住悲痛,往後各自努力,切切請記住了。”說到這裏,法潤萎黃的臉上,浮上一絲淡淡的笑容,從此就再也沒能開口說話。

  法潤逝世之後,弟子們雖然心有不忍,可還是遵照老師遺囑,把她的屍體抬到長江邊上,荒丘,只見老師肉身,除了骨架,以及心舌,其外都被鳥蟲,吞食盡淨。

  弟子們灑一掬淚,收舍老師遺骨心舌,起塔入閉痙上面寫著:“故唐丹陽三昧王寺法潤之塔”。 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"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"也許是因為這首詩的緣故,起源於古代的清明節竟然不但沒有被人們遺忘,反而留傳至今。時至今日,它仍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節日。


 

在這一天我們會不約而同地緬懷、悼念或祭奠已逝的先輩,人們通過悼念,緬懷過去,從而更加珍惜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。

 

這天是一個禁火掃墓懷念逝者的日子,恰也是春光明媚的踏青時節。陰陽雖相隔,但過去的美好回憶不時閃現。淡淡懷念輪回中的親朋好友,揮之不去的是一份幻化的親情與鄉情。除了傳統的祭掃、燒紙、獻花活動外,更希望大家能以素食的良好方式寄託哀思。盡一份孝道。

 

在這萬物復蘇、春暖花開的陽春三月,我們也需要真正的復蘇了——不論在肉體上還是在靈魂上。

 

就讓隨風潛入夜、潤物細無聲的春雨,給我們一次徹底的洗禮吧——不僅在身體上而且在精神上。

 

 

清明時節倡素食:44,素食者請繼續素食;未能素食者請儘量素食或吃肉邊菜。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鐵匠成佛

 

    有一個念佛的打鐵匠,每天打一捶就念一聲佛號。一念幾十年,念到最後已可隨心所欲、隨口自在,甚至連生死都自如了。有一天在打鐵的時候,他就念道:‘呵呵當當久煉成鋼,時辰已至我往西方。’當下就不動了,原來他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。

  這一段故事說明了念佛不一定要在寺廟裏面念,也不一定要在佛前念,甚至不是為了念佛而念佛。在日常生活中,無論煮飯、炒菜、洗衣,即使走路的時候,都可以隨時稱念阿彌陀佛!像這個鐵匠,邊打鐵邊念佛,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,時間久了,有恒心就必定能成功。像現在的人,常常就是因為沒有恒心,沒有專一心志,所以事情不能成功。

  生活裏只要有佛法,在行住坐臥中,隨時可以念佛參禪,過去擔任兩廣總督的林則徐先生,就有一個《閑餘日課》的修行方法,每天以念佛為主,自我精進。為什麼如此呢?因為每個人每天都必須有一段時間來反省自己,維護心的清淨。其實念佛,主要是假借念佛的作用,來念自己的心,所謂‘即心即佛,即佛即心’,我們的心也就能時時拂拭了。

 

  每天洗衣服的作用,就是讓乾淨的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;每天刷牙嗽口也是使自己覺得清爽。同樣的,念佛、參禪、誦經、禮拜都是為了淨化自己的身心,試想我們每天有否培養淨化自己的方法呢?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課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(1868-1911)的一位禪師。有一天,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,他只以茶相待。
 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中,直到杯滿,而後又繼續注入。
 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,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,終於說道:「已經漫出來了,不要再到了!」
  「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」南隱答道。「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。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,叫我如何對你說禪?」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  教導子孫後代就要從幼年時代開始抓起,以便培養他們在為人處世時的正直寬大、光明磊落的氣概;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作自我的內心反省,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和自我砥礪的修養工夫。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勸家庭行孝文

 

知性法師述

 

先總論

一順情

二奉養

三知恩

四和睦

五錢財

六教妻

七在外

八病時和死後喪祭

後結論

 

先總論

 

世間一切人、應須行孝道者、因各有父母生養鞠育之劬勞也。其始以至成就人財、非一二人、教育指導、而能資其樹立焉。蓋此等之人、安非恩人乎。然一人既有許多恩人。人人亦然、人類既多、其各恩人更多矣。欲周至酬報、是事甚難。簡單提要、僅擇恩義最重大者、唯父母爾。故父母不得不申管見、說酬報應分之事也。蓋人類雖多有貴賤差別不等、父母乳哺養育之恩、各各所不能逾、餘恩則不得同儔也。父母若能盡心孝順、餘皆例知可也。遵行古聖制規、奉養父母。方不失人倫之理。在世堪為人範、而永古流芳、都由是也。今表普通家庭為人應分之事、梗概如次。

 

一順情

 

宇宙萬有之中、唯人情為最重要之關係。無論老幼男女、個人各有情想趨向旨趣。是為酬恩行孝者、當觀察父母心中希想念頭。該一一順行不可違背。父母若歡喜衣服、或需要物件、口頭食物等。為子者、盡與奉給、罔使乏少。父母若樂善好施、子不得愛惜(自己須省父母應順)錢財、亦不得露慳吝之意。坦坦然就父母之心情、慷慨歡喜同之為善。父母若望家庭發達門楣添彩、閭里賢才等、為子當依父母心術、悉次稟教順情耑業進趣、努力精進以至剋實。釋父母之懸念也。或有等父母、僅顧身後之事(壽衣棺才墳墓)、理當預構備之。苟其父母不甚清正、而有缺點處。子不得過分逆諫。自當盡子之道、循循伏從(堯母弟象)。方為孝焉。

 

二奉養

 

說報親之道、以奉養為主。所奉養之事、各隨其力。凡貧富貴賤、宜誠為要。在貧賤者、父母既處寒苦之地。焉得豐積美物供奉、僅布衣粗食。倘有時新食品、無論何物、先奉父母、須誠心鄭重、皆可娛親也。但儘父母之用餘、然後並及家屬妻子等、才是不差。富貴之家、一切產業、悉屬父母之所遺。還以供給父母、此尤為容易之事、何孝之有哉。貴乎自身親侍、不得差使役代、子當常思父母之撫我時、我今理當、一一都須自己躬奉、一表甘意親熱、二表實情真踐。若是方為奉養行孝之道也。

 

三知恩

 

若知身從來處、便不得不思報恩之事。且如父母之於兒子、無論何時何地、孳孳望其成器、拳拳希為良善。或懷胎產後、乳哺抱養、訓誨教育、以至娶媳。經過種種劬勞辛苦、費用多少錢財。受盡非常驚駭。莫非為終身之依靠。戀繼嗣之祭祀。為子者、必當知恩報恩。竭力奉承、不可有須臾懈意。宜於根本上、推源思想。父母未生我時、身竟從何有。原同父母、無二無別。同一氣息骨血。一出產門以後、仍賴撫保而成。何得當兩個看、譬如新枝既茂、舊本自枯。思慮及此、則為子者、自然疼痛。安不極誠盡孝乎。

 

四和睦

 

人類夥然、論至親者、獨同胞兄弟、故兄弟務須和睦、互為相顧、情意亦當互相愛悅。原同一遺體之分形也。兄弟或多寡、各自當盡其孝心。父母有要事、在子正可藉此、申報微恩。不可推諉兄弟、又不得慢延怠滯之心。設父母只生汝一人、將誰之可推諉耶。每見世人互相諉避、至使雙親動氣、是大不孝。反不如獨子之為妙。真可慨也。設若父母偏愛小弟或姊妹等人。子當承遵嚴命、勿起嫌不平等之念。兄弟若手足、雖分四肢、實同一體。其或縱有庶嫡之分。父母之所溺愛者、亦當甚愛之。門庭和氣臨父母之悅顏、是正孝也。

 

五錢財

 

積財巨富、都為望後之關係。父母將豐饒之家財、傳授與其子。為人子者、無不以為當然之理。及其供給父母、衣食需類、須要另用錢財。於其子方面豈不當分奉給耶。或待要素方與、已成不孝之罪。況有吝惜之意、似乎以為不然乎。殊不思財由何來而有耶。堪歎世人、但知父母當厚其子。竟不知子之所當報父母也。然而子之有子亦若是者、終成不孝之流弊矣。故為子者、時常訊問父母、身分上需用之事。無論何物、咸要盡心給與勿使缺少也。

 

六教妻

 

配室原是別家之人、欲其一來、即能孝順翁姑。誠為最難之事。此全在為夫者、於新婚後。時刻誘導、俾行媳婦之禮。或早晚以孝順翁姑、勸誡其妻、必能爾爾則可。將後漸漸感化。自然不忤。若其不然、縱嬌態之耳語、或聽信之。則其忤逆之勢必至矣。且思父母之娶媳、以希奉事為目的。反而不孝順、使父母之心於何地。故孔子曰、五形之屬三千、而罪莫大於不孝。若思翁姑之家財、但遺於子媳、而不與之姑娘者、以尋常持事務於左右也。為人媳者應同良夫之事父母不異。又不得背後、稍有逆意、方是孝婦也。

 

七在外

 

雙親在家、子或出外貿易。每到年節時、旋鄉抵家、詣父母前問安。各地異美珍物等、購帶貢獻雙親。使歡顏悅意、是人子之當為焉。若其有要務、不得脫身、先寫訊函、陳明利害緊要事情。方息雙親之掛念。倘或家不豐富、須寄回銀錢開支之費、亦不得在處無定。故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、遊必有方。即此之義也。每聞無受教育之人、一離桑梓、置父母於度外。便縱自己之逍遙。厥或被惡友之魔纏耶。其或故意若斯乎。設彼故意者、我謂之人首畜、反不及烏羊之類、誠可慨也。

 

八病時和死後喪祭

 

親現世時、略述七項、能依如法不違。雖不名稱孝士、堪號明達賢哲之人也。蓋考妣素來康健、忽然體沾微恙。延醫進湯藥、此乃容易癒復。若久病沈苛床蓆者、須耐心調治。或請高明。俾漸解結癥。若其壽盡命終、神識遷謝、奄然而逝世。子之五內自然常懷悽悲。喪具棺柩等項、察平日所望而辦之。服縗三年仍屬外表、內抱霜雪之行、終日不敢忘父母之痛恨也。至積墳合厝之後、古人且有廬居三載。或植松柏以表孝誠也。凡四時禘嘗蒸之祭祀。當如神在之孝思。終身八珍羅嚮、不若雙親在世、順奉之供養也。噫、豈不留神侍事、注意衣食、而俟亡後之空歎哉。

 

謹勸諸君、親死必宜早葬。切切不可惑於風水之說。以久滯棺柩。且死者以入土為安。亦不可權厝之計、冷擲荒郊閑地。久經風雨之頹壞、貽終身之痛悔、為子者所當切戒。

 

後結論

 

古人云、求木之長者、必固其根本。欲流之遠者、必浚其泉源。鄙謂想子孫之賢者、必孝順父母。然草木厚培其根荄、方發枝幹之茂盛。深谷源泉、必洋洋乎而流長。孝心感動、天地鬼神、必出賢德鴻才、方有財丁兩旺、決定之理、不可疑矣。但以世人逐迷塵夢之習慣。都沈心於妻妾。竟不思孝父母為子孫之根本。尤不知孝為大聖之芳規爾。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點一盞心燈,
為別人點亮的同時,
也為自己點亮;
為自己守候的同時,
也守候著別人。
點一盞心燈,
不止溫暖自己,
也溫暖別人。

有一個值得回味和紀念的故事。

從前,有一位年輕的尼姑去拜見高僧:師父!我早看破了紅塵,出家已經多年,每天在這青山白雲之間,伴著暮鼓晨鐘,常年茹素禮佛、讀誦經藏,可是為什麼我心中的妄念不但沒有減,卻好像在不斷增加?

去點一盞燈吧,使它非但能照亮你,而且不會留下你的身影,你就開悟了——”

轉眼數十年過去。

有一座尼庵遠近馳名,大家都稱之為萬燈庵;因為庵堂內點滿了燈,成千上萬的燈。如果走進去,仿佛步入了燈的海洋。
這座萬燈庵的住持,就是當年那個年輕的尼姑,雖然如今年事已高,而且還擁有上百的徒弟,但是她仍然過得不快樂。因為儘管她每做一樁功德,都點一盞燈,卻無論把燈放在腳邊,還是懸在頂上,乃至用一片燈海將自己團團圍住,卻還是會見到自己的影子,甚至可以說,燈越亮,影子越顯;燈越多,影子也越多。

她困惑了,卻已經沒有師父可以問,因為當年的高僧早已圓寂,自己也將離開人世。

她圓寂了,據說,就在圓寂之前,她終於開悟。
她沒有在萬燈之間找到一生尋求的東西,卻在黑暗的禪房裏悟了道。她覺悟了,如果一個人身外的成就再高,點的燈再亮,都只能造成身後的影子。唯有,點燃屬於自己的那一盞心燈,才能使自己皎然澄澈,心無掛礙,照亮一個無限寬廣的空間。

每次看到這個故事,我都會想,其實不管是已經逝去的昨日之燈,還是遙不可及的明日之燈,甚至是把握現實的今日之燈,在經歷風霜和坎坷之後,也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。而這一切一切的燈光,都遠不及一盞心燈那般明亮。

一直以來,很喜歡這樣一段話:真正的智者,總是站在有光的地方。太陽很好的時候,生命在陽光下奔跑。當太陽熄滅的時候,還有那一輪高掛夜空的月亮。當月亮熄滅的時候,還有滿天的星星閃爍。如果有一天,星星也熄滅了,那就點一盞心燈吧,為自己,也為別人。
點一盞心燈,驅散靈魂的黑暗,照亮人生的漫漫旅程。

生活裏有鮮花和掌聲,也會有悲傷和痛苦,痛苦的時候,別忘了點一盞心燈,讓燈光為你驅散心中的苦痛。
旅途中有陽光和雨露,也會有暴雨和狂風,跌倒的時候,別忘了點一盞心燈,讓燈光為你的心靈撐一方晴空。
心靈上有舒暢和歡樂,也會有感傷和惆悵失意的時候,別忘了點一盞心燈,讓燈光為你抹去心靈的陰影。

不知不覺,又是華燈初上,萬家燈火了。 
伴著悠悠的輕音樂,窗外的燈光漸漸明亮。
就在這一瞬間,感覺心靈深處某種情感被柔柔的觸動了一下。

我想,也許每個人心裏都有過這麼一盞燈,為別人點亮的同時也為自己點亮,為自己守候的同時也守候著別人,不止溫暖自己,也溫暖身邊的每個人。。。。。。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慈悲的長養

  慈悲心,是人類所同有的,只是不能擴充,不能離開自私與狹隘的立場而已。由於自私,狹隘,與雜染混淆,所以被稱為情愛。古人詠虎詞說:「虎為百獸尊,誰敢觸其怒!惟有父子情,一步一回顧」。慈愛實為有情所共有的,殘忍的老虎,也還是如此,所以慈悲的修習,重在怎樣的擴充他,淨化他,不為狹隘自我情見所歪曲。所以慈悲的修習,稱為長養,如培養根孽,使他成長一樣。

  據古代聖者的傳授,長養慈悲心,略有二大法門。一、自他互易觀:淺顯些說:這是設身處地,假使自己是對方,而對方是自己,那應該怎樣?對於這一件事,應怎樣的處理?誰都知道,人是沒有不愛自己的,沒有不為自己盡心的。我如此,他人也是如此。如以自己的自愛而推度他人,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,把他人看作自己去著想,慈悲的心情,自然會油然的生起來。『法句』說:「眾生皆畏死,無不懼刀杖,以己度他情,勿殺勿行杖」。這與儒家的恕道一致,但還只是擴充自我的情愛,雖能長養慈悲,而不能淨化完成。

  二、親怨平等觀:除自愛而外,最親愛的,最關切的,沒有比自己的父母、夫妻、兒女了。最難以生起慈悲心的,再沒有比怨恨、仇敵了。為了長養慈悲心的容易修習,不妨從親而疏而怨,次第的擴充。一切人──眾生,可分為三類:親、中、怨。這三者,或還可以分成幾級。先對自己所親愛的家屬,知遇的朋友,觀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,見他的沒有福樂而想給予他。修習到:親人的苦樂,如自己的苦樂一樣,深刻的印入自心,而時刻想使他離苦得樂。再推廣到中人 [P135] ,即與我無恩無怨的。仔細觀察,這實在都是於我有恩的;特別是無始以來,誰不是我的父母,師長?對於中人的苦樂,關切而生起慈心,悲心,修習到如對自己的恩人親愛的家人一樣。如能於中人而起慈悲心,即可擴大到怨敵。怨敵,雖一度為我的怨敵,或者現在還處於怨敵的地位,但過去不也曾對我有恩嗎?為什麼專門記著怨恨而忘記恩愛呢!而且,他的所以為怨為敵,不是眾生的生性非如此不可,而只是受了邪見的鼓弄,受了物欲的誘惑,為煩惱所驅迫而不得自在。眼見他為非作惡,愚昧無知,應該憐憫他,容恕他,救濟他,怎能因自己小小的怨害而瞋他恨他?而且,親與怨,也並無一定。如對於親人,不以正法,不以慈愛相感召,就會變成怨敵。對於怨敵,如能以正法的光明,慈悲的真情感召,便能化為親愛。那為什麼不對怨敵而起慈悲心,不為他設想而使離苦得樂呢!以種種的觀察,次第推廣,達到能於怨敵起慈悲心,即是怨親平等觀的成就,慈心普遍到一切。這才是佛法中的慈悲。慈悲,應長養他,擴充他;上面所說的法門,是最易生起慈悲的修法

 

--節自印順導師學佛三要--

釋慈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